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 学工动态    正文

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先进代表发言材料选编

时间:2009-03-30 阅读次数:

   编者按:为认真总结过去一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,激励先进,树立典型,充分调动各系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,根据学校有关文件要求,我校召开了2008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。现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的发言材料选登如下:

先进代表发言材料(一)
先进集体代表:  医学一系  韩  军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:
大家好!
    应学生处要求,我代表系就业小组在会上发言,与大家共同探讨就业工作的经验和体会。客观地讲,做法大家都大同小异,体会各有千秋,我系的就业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,要向大家学习并改进。也希望通过交流,我们的做法能得到大家的指导与帮助,并以此共勉。
    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,我系0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不俗成绩。08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共有629人,占全院毕业生总数的47%。系全体同志齐心合力,不等不靠,变压力为动力,踏踏实实地工作,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,用心、用情为毕业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,在就业大潮中抢得了先机。取得了一次就业率达96.18%的好成绩,超过了校平均就业率,并有72人考取硕士研究生,占学院考取研究生总数的64%。
   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全系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,更是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学校各职能部门对我系就业工作给与指导、支持的结果。在此,请允许我代表全系师生向曾指导、支持、帮助过我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表示真挚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!
    总结08年就业工作,在毕业生人数多,就业难度系数增大的状况下,如何让每一位毕业生顺利就业、及时就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,在系就业小组的统一指挥下,我们破解难题,落实责任,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:
一、将毕业生划分层次,进行一对一指导
    我系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就业指导和设计,对每一位毕业生都一视同仁,决不放弃,在做好大量就业排查的前提下,我系把毕业生划分为三个层次五种类型:就业没有问题的毕业生、考研的毕业生和特殊毕业生。此处特殊毕业生包含贫困毕业生,性格内向、信心不足的毕业生,不想就业准备毕业后再考研的毕业生,学习成绩较差的毕业生及先回原籍再找单位的毕业生。这五类毕业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。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就业小组成员每人承包一类,进行“个体化治疗”。激励他们树立信心,让他们扬长避短,认识到自身的优势,鼓励和帮助他们积极就业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
    如03级毕业生陈晓玲同学,来自湖北省的一个女孩,属于性格内向、信心不足的毕业生,寒假期间双亲遭遇了车祸,母亲丧生,父亲重伤丧失了自理能力,哥哥离家出走,把父亲丢给她和叔叔照顾,面对突如其来的横祸,她心里十分难过,辅导员韩波老师多次和她促膝长谈,安慰、鼓励她,及时帮助她申请了困难补助。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中医院招聘中,韩波老师积极鼓励她,带领她去招聘现场,陈晓玲同学成功应聘,用人单位现场和她签约,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,还得到了用人单位提前预付的奖励金。
    又如,杜庆同学属于贫困毕业生,是单亲家庭,和父亲相依为命,家庭状况窘迫。李曙老师发现,在毕业前的几场校园招聘会上都未见到他的身影,经过了解得知杜庆心里压力很大,精神低靡。李曙多次找他谈话。通过谈话得知,他的压力来自于成绩不好,找工作哭诉无门,再加上有同学告诉他,说没钱、没后门毕业后只能做烈士。他严重信心不足。李曙告诉他,“学校老师和同学们一直都在关注你,要树立信心,要看到自己能吃苦、朴实的优点,要有像四川灾区人民那种永不放弃的信心,家庭以后还要看你去支撑,你要站起来”。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李曙将不断收集来自学校,教工及同学中的就业信息,从中精心挑选一些适合他情况的单位,带着他一起跑遍了芜湖周边的中小型民营及企业附属医院,让他找回了信心,也收获了一些求职经验,最重要的是感到了身边人的关爱。天无绝人之路,在校张家港社区专场招聘会,因为有家社区医院地理位置不好,招聘情况不是很好。李曙就找到了用人单位负责人,并达成共识:社区医疗更需要有爱心,诚实,能够扎身基层实干的毕业生。并适时推荐了杜庆同学,经过考核,最终杜庆同学成功录取。
二、帮助毕业生准确定位,我们的体会之一是只要用心用情,有针对地进行指导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
    由于医疗制度改革和当前县以上医院用人越来越向高层次、高学历人才倾斜,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。为此,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,降低毕业生期望值,让其合理定位、准确定位。如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、就业调查报告会。针对毕业生当前存在的“活思想”积极进行引导,向毕业生宣传就业形势,消除思想上存在的“高不成,低不就”的状况,降低学生的就业期望值,促进毕业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就业,树立“先就业,后择业,再创业”的理念,取得了良好的成效。通过对已就业学生的单位统计分析,我系08届毕业生有48%的毕业生在县及县以下单位就业。
三、就业信息畅通、传达迅速,方式灵活
    我们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,如系部就业QQ群、就业信息专栏、飞信等向广大学生发布就业信息。在获取就业信息时,系就业小组第一时间向毕业生传达,并指导他们择业技巧。精心组织毕业生参加每一场就业招聘会,现场指导,尽量不放过任何一个就业机会。
    在后期追踪同学就业率时,考虑到部分同学对就业环境不满或报有一些复杂心理,我们就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,不去触及学生痛处,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,请他们将学生的就业证明直接寄给我们,通过沟通交流,我们还进一步宣传了我校,并盛情邀请对方来我校选择毕业生,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。另外,针对部分单位不愿提供给我系毕业生就业证明材料,我们就发挥在该单位工作的往届校友的力量,通过他们疏通关系追回证明材料,有效提高了08届毕业生的就业率。
四、用心、用情,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
    毕业生文明离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,629位学生中,有人找到了工作;有人暂时未找到;有人工作找得比较满意;有人不理想;有人考试不及格,拿不到毕业证书;有人补考门数太多,拿不到学位;有人与恋人各奔一方,心情不畅;有人拖欠学校学费;五花八门的思想交织在一起,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事端。
我们的做法是用心、用情,积极营造良好的文明离校氛围,如挂出温馨横幅、向08届全体毕业生发出倡议书、赠书等。在毕业生离校期间,系就业小组成员轮流24小时值班,连续吃住在学校,进宿舍,进食堂,与毕业生谈心,交流就业心得,未来发展,用真情感化毕业生。学生也是人,有血有肉,当看到老师们这么尽心尽责,当看到老师熬红的双眼时,即使有个别毕业生心怀不满情绪时,他也不好意思发泄,也不好意思对不起老师。
    629名毕业生,在毕业前5月份还有40多人次,30多万元的欠款。对于欠费的毕业生,我们的做法是,将欠费同学分为三类:一是报有一定侥幸心理,恶意欠款的同学;二是家庭经济困难,没有兑现国家助学贷款的;三是有数门功课要毕业前补考的,抱着补考不过拿不到毕业证就不交费的学生。对这三类同学我们进行了分工,逐个解决。李曙、韩波老师逐个找这些同学谈心,说明道理,交流如何完成缴纳欠款。第一类同学很快如数补交了学费,第二类同学,通过与学生处沟通,与银行协商让这些同学补办了贷款手续,这类学生也补交了学费。最难的是第三类学生,他们都是抱着补考不过,拿不到毕业证书就不交费的。李曙老师通过和6位补考同学谈心,鼓励他们安心复习,并找到年级优秀同学提供资料,指导他们复习,还联系了教研室老师给他们答疑。其中有位留级生叫胡军,他欠款1.5万,父母已给他7000元存在银行,但是他对复习应考信心不足,李曙叫班长给他陪读,并和胡军母亲说明了情况,多给他安慰,增强其信心,在考前的一个炎热的中午,他满身是汗的跑到年级办公室,从兜中掏出厚厚一沓人民币,把学费交上了。最终,我系毕业生未发生欠费现象。通过这件事,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做到用心,用情,用爱,没有过不去的难关,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。
    就业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,关系到每一个皖医人的命运,作为有幸从事这项工作的我们,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。感谢学校对我系的鼓励,我们将再接再厉,继续做好毕业生服务工作,让毕业生都能顺利就业、及时就业。
我的发言完毕。谢谢大家,不足之处,敬请批评指正!
 
先进代表发言材料(二)
先进个人代表: 药学系  李康才
各位领导、老师,大家好!
    首先感谢领导和组织对我的信任,给了我这次机会,和同仁们一起交流。
    我个人认为,辅导员工作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学生,同时面对的是学生身后的家庭、家族,是学校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,是学校对外宣传的一条重要途径,辅导员在某种意义上说,是学校对外宣传的代言人。因此,在辅导员岗位上,做好繁重而琐碎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。
    在辅导员工作中,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,由于家庭环境、长期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教育环境,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特长和性格发展。面对这些半大不小的人群,在工作中会因人因事而异,扮演不同的角色,老师、兄长、朋友或者是保姆。我个人感受在工作过程中对待学生要真心,发现问题要细心,处理问题要耐心。
    从任95级中专班兼职班主任到现在,先后带过四届学生,中专、专科、本科三个层次,作为一位辅导员,在此过程中,亲身经历了学生毕业由派遣到报道的变化,感受了双向选择后学生受益的同时,更是体会到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。为此,更加感觉到作为辅导员肩上担子的分量。
    在兼任08届药学专业本科班班主任期间,在日常管理工作中,能够深入学生,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,尽我所能,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,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。在就业工作中,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,帮助学生准确定位,广泛搜集、整理用人信息,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发布给学生,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人才交流会,帮助学生协调、解决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。
    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届数不多,就业工作没有成熟的经验,就业面大但市场不成熟,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有待开拓的就业市场,摸着石头过河,在11月底达到就业率100%,主要做了以下几点:
一、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,将就业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其中,在专业理论学习和学生课外活动的同时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,在面对现实时能够头脑清晰、准确分析、正确处理。
二、针对每个毕业生的具体情况,分类分别指导。
1、鼓励学习成绩优秀、有潜力的同学参加研究生考试;组织相关老师和往届考研成功的同学召开考研辅导和经验交流会;和实习单位协调,为同学创造好的考研时间和空间;在学习、生活等各方面关心学生,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。52位同学中,有18人报考,12人达线,9人录取,考研率达17.31%。
2、对有兴趣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学,给予考研同学同样的待遇,鼓励他们积极面对,勇于参与。参加公务员考试的8人,录取3人,当村官1人。
三、多方搜集、整理各单位用人信息,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用人单位的招聘。加强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同时,不放松对老的合作单位的联系和挖掘,利用“医”“药”不分家的优势,帮助毕业生协调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困难,提高就业成功率。
四、在开拓实习单位的同时,尽量落实实习就业一体化思路,在部分实习单位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。
五、帮助毕业生准确定位,鼓励他们面向基层,提倡“骑驴找马”精神。部分同学对当前的就业单位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,不愿去,帮助他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鼓励他们在困难的环境中学习经验,积蓄能量,同时寻找新的机会,阶梯上升。
    以上是我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,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教,谢谢大家。